最近deactive了FB, 感觉FB越来越没什么人玩,除了从那边吸取新闻,和一些知识,就感觉自娱娱乐了。。以前在里面哈拉的场面也不长见了,也难怪,大家都从同学变成了社会人士,各有各忙得,所以自然而然都。。
还是转回正题,我在大学里一直都在想到底80尾后出世的我们,为何得面对超高的inflation,每一年,看着那物价,起得就起,还想不用本那样,那边才起没多久,报纸有登说什么原材料有起,然后呢,就是起个不停,起到现在连个双层排屋都卖到6-800千,而且还不是主要市区, 连那些以前不值钱的屋,sungai buloh, rawang, 价钱竟然也起到令人乍舌的地步,这一切,我都看在眼里,但无奈的出生在这尴尬的年代,我毕业都24了,就算来了新加坡,也不见得可以赶上这种inflation。
其实我从小学五年级就对房屋特别兴趣,特别是看到报章上那些广告,都show出那些plan,设计图,基本上现在广告都没这些了,都只是多少sq feet, 然后就是那恐怖的价钱了,没点新意。五年级的时代,那是屋价才百多千,而且是20x70级别,甚至那时puchong bandar puteri的双层排屋24x80,才两百多千,而且还永久地契。。那时候的年代,大学毕业也可拿到两千
多,鸡饭才rm2.50, 那时后,要买这些屋的大学生应该没问题。。那时70年代生的人真是好命。。感慨。。
哪像现在,薪水没变动,十多年了。。可是物价都已经涨的吐血。鸡饭少少都4块,4.50,杂饭一菜一肉tmd5块六块。。薪水也保留在2千多,你叫我们这一代的人情何以堪??
我爸到现在是一个mechanic,可是可以养育我们三姐弟顺利读完大学,还拥有两间屋,而我呢?挂个大学生名字,却无能力买车买屋。。虽说大学生周街都是。。但这也说不过去。。
haiz,不写了,写多也只是锤心肝。。我这年代都已经这样,至于那些90,00后。。自求多福吧。。我也只能尽最大努力,赚得多少是多少了。。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